精密超精密機械加工技術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時現(xiàn)代機械加工制造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科技制造業(yè)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。20世紀60年代以來,隨著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發(fā)展,對制造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不僅要求獲得的尺寸、形位精度,而且要求獲得的表面質量。正是在這樣的市場需求下,超精密加工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(fā)展,各種工藝、新方法不斷涌現(xiàn)。
設計基準:在零件圖上用以確定其它點、線、面位置的基準,稱為設計基準。 工藝基準:零件在加工和裝配過程中所使用的基準,稱為工藝基準。工藝基準按用途不同又分為裝配基準、測量基準及定位基準。 (1)裝配基準:裝配時用以確定零件在部件或產品中的位置的基準,稱為裝配基準。 (2)測量基準:用以檢驗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及位置的基準,稱為測量基準。 (3)定位基準:加工時工件定位所用的基準,稱為定位基準。作為定位基準的表面(或線、點),在道工序中只能選擇未加工的毛坯表面,這種定位表面稱粗基準.在以后的各個工序中就可采用已加工表面作為定位基準,這種定位表面稱精基準。
計原則: (1)所設計的工藝規(guī)程應能保證機器零件的加工質量(或機器的裝配質量),達到設計圖樣上規(guī)定的各項技術要求。 (2)應使工藝過程有較高的生產率,使產品盡快投放市場。 (3)設法降低制造成本 (4)注意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,保證生產。
工藝路線的擬定是制定工藝過程的總體布局,主要任務是選擇各個表面的加工方法,確定各個表面的加工順序,以及整個工藝過程中工序數(shù)目的多少等。工藝路線擬定須遵循一定的原則。